您好,欢迎来到维库电子市场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超宽带
阅读:20116时间:2011-05-24 22:35:41

  超宽带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无线通信技术,超宽带通常定义为带宽在 1.5GHz以上或带宽离中心频率 25%以上的信号。由于它发送的脉冲非常短,因而,具有非常宽的带宽,也称为脉冲无线电技术。特殊之处在于完全摆脱了一般无线收发中必须采用载波调制的传统手段,成为在时域中直接操作的技术。

概述

  所谓脉冲,是指产生和消失时间极其短暂的瞬间电流。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规定,从 3.1GHz到 10.6GHz之间的 7.5GHz的带宽频率为超宽带所使用的频率范围。FCC对超宽带定义的特征是指信号的-10dB相对带宽 Bf=2(fH-fL fH-fL)大于 20%或信号的-10dB带宽大于 500MHz,其中,fH,fL分别为-10dB辐射点对应的上、下频率点。从信号产生的角度看,超宽带技术以时域窄脉冲为信息载体,依赖于脉冲串传递信息,采用基带信号直接激励天线发射超短时宽冲激脉冲。所以,超宽带技术又被称为基带 (Baseband)传输技术或是无载波 (Carrie-free)传输技术,或冲激无线电 (ImpulseRadio)。脉冲形成技术和调制技术是超宽带的两大关键技术。

发展历史

  超宽带(UWB)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在1989年之前,超宽带这一术语并不常用,在信号的带宽和频谱结构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1989年,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DARPA)首先采用超宽带这一术语,并规定:若信号在-20 dB处的带宽大于1.5 GHz或相对带宽大于25%,则该信号为超宽带信号。此后,超宽带这个术语才被沿用下来。

  为探索UWB应用于民用领域的可行性,自1998年起,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开始在产业界广泛征求意见。美国NTIA等通信团体对此大约提交了800多份意见书。

  2002年2月,FCC批准UWB技术进入民用领域,并对UWB进行了重新定义,规定UWB信号为相对带宽大于20%或-10 dB带宽大于500 MHz的无线电信号。根据UWB系统的具体应用,分为成像系统、车载雷达系统、通信与测量系统三大类。根据FCC Part15规定,UWB通信系统可使用频段为3.1 GHz~10.6 GHz。为保护现有系统(如GPRS、移动蜂窝系统、WLAN等)不被UWB系统干扰,针对室内、室外不同应用,对UWB系统的辐射谱密度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UWB系统的辐射谱密度为-41.3 dBm/MHz.。

  自2002年至今,新技术和系统方案不断涌现,出现了基于载波的多带脉冲无线电超宽带(IR-UWB)系统、基于直扩码分多址(DS-CDMA)的UWB系统、基于多带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UWB系统等。在产品方面,Time-Domain、XSI、Freescale、Intel等公司纷纷推出UWB芯片组,超宽带天线技术也日趋成熟。当前,UWB技术已成为短距离、高速无线连接竞争力的物理层技术。IEEE已经将UWB技术纳入其IEEE 802系列无线标准,正在加紧制订基于UWB技术的高速无线个域网(WPAN)标准IEEE 802.15.3a和低速无线个域网标准IEEE 802.15.4a。以Intel领衔的无线USB促进组织制订的基于UWB的W-USB2.0标准即将出台。无线1394联盟也在抓紧制订基于UWB技术的无线标准。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中,UWB将成为无线个域网、无线家庭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短距离无线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物理层技术之一。

基本原理

  UWB技术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发送和接收脉冲间隔严格受控的高斯单周期超短时脉冲,超短时单周期脉冲决定了信号的带宽很宽,接收机直接用一级前端交叉相关器就把脉冲序列转换成基带信号,省去了传统通信设备中的中频级,极大地降低了设备复杂性。

  UWB技术采用脉冲位置调制PPM单周期脉冲来携带信息和信道编码,一般工作脉宽0.1-1.5ns (1纳秒= 一亿分之一秒),重复周期在25-1000ns。

技术特点

  (1)传输速率高,空间容量大根据仙农(Shannon)信道容量公式,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中,系统无差错传输速率的上限为:

  C=B×log2(1+SNR )。

  其中,B(单位:Hz)为信道带宽,SNR为信噪比。在UWB系统中,信号带宽B高达500 MHz~7.5 GHz。因此,即使信噪比SNR很低,UWB系统也可以在短距离上实现几百兆至1 Gb/s的传输速率。例如,如果使用7 GHz带宽,即使信噪比低至-10 dB,其理论信道容量也可达到1 Gb/s。因此,将UWB技术应用于短距离高速传输场合(如高速WPAN)是非常合适的,可以极大地提高空间容量。理论研究表明,基于UWB的WPAN可达的空间容量比目前WLAN标准IEEE 802.11.a高出1~2个数量级。

  (2)适合短距离通信按照FCC规定,UWB系统的可辐射功率非常有限,3.1 GHz~10.6 GHz频段总辐射功率仅0.55 mW,远低于传统窄带系统。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信号功率将不断衰减。因此,接收信噪比可以表示成传输距离的函数SNRr (d )。根据仙农公式,信道容量可以表示成距离的函数C (d )=B×log2[1+SNRr (d )]。

  另外,超宽带信号具有极其丰富的频率成分。众所周知,无线信道在不同频段表现出不同的衰落特性。由于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高频信号衰落极快,这导致UWB信号产生失真,从而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研究表明,当收发信机之间距离小于10 m时,UWB系统的信道容量高于5 GHz频段的WLAN系统,收发信机之间距离超过12 m时,UWB系统在信道容量上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因此,UWB系统特别适合于短距离通信。

  (3)具有良好的共存性和保密性由于UWB系统辐射谱密度极低(小于-41.3 dBm/MHz),对传统的窄带系统来讲,UWB信号谱密度甚至低至背景噪声电平以下,UWB信号对窄带系统的干扰可以视作宽带白噪声。因此,UWB系统与传统的窄带系统有着良好的共存性,这对提高日益紧张的无线频谱资源的利用率是非常有利的。同时,极低的辐射谱密度使UWB信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很难被截获,这对提高通信保密性非常有利。

  (4)多径分辨能力强,定位精度高由于UWB信号采用持续时间极短的窄脉冲,其时间、空间分辨能力都很强。因此,UWB信号的多径分辨率极高。极高的多径分辨能力赋予UWB信号高精度的测距、定位能力。对于通信系统,必须辩证地分析UWB信号的多径分辨力。无线信道的时间选择性和频率选择性是制约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在窄带系统中,不可分辨的多径将导致衰落,而UWB信号可以将它们分开并利用分集接收技术进行合并。因此,UWB系统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但UWB信号极高的多径分辨力也导致信号能量产生严重的时间弥散(频率选择性衰落),接收机必须通过牺牲复杂度(增加分集重数)以捕获足够的信号能量。这将对接收机设计提出严峻挑战。在实际的UWB系统设计中,必须折衷考虑信号带宽和接收机复杂度,得到理想的性价比。

  (5)体积小、功耗低传统的UWB技术无需正弦载波,数据被调制在纳秒级或亚纳秒级基带窄脉冲上传输,接收机利用相关器直接完成信号检测。收发信机不需要复杂的载频调制/解调电路和滤波器。因此,可以大大降低系统复杂度,减小收发信机体积和功耗。FCC对UWB的新定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无载波脉冲成形的实现难度,但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新型脉冲产生技术的不断涌现,UWB系统仍然继承了传统UWB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

维库电子通,电子知识,一查百通!

已收录词条4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