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SMBJ33A是一款由Littelfuse、ON Semiconductor、Bourns等多家制造商生产的单向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VS Diode),主要用于电路中的瞬态过电压保护。该器件采用SMB(DO-214AA)表面贴装封装,具有较高的功率处理能力,额定峰值脉冲功率可达1500W(10/1000μs波形)。其击穿电压范围设计用于在系统遭遇如雷击、电感负载切换、静电放电(ESD)等瞬态干扰时,迅速将电压钳位至安全水平,从而保护下游敏感电子元件。
1.5SMBJ33A的标称击穿电压为36.7V,工作反向关断电压(Vrwm)为33V,最大钳位电压(Vc)为53.3V,在承受8/20μs电流冲击时能有效泄放高达约28.14A的峰值脉冲电流(Ipp)。由于其快速响应时间(通常小于1ps)和低动态电阻特性,能够在纳秒级时间内响应瞬态事件,确保被保护电路不受损坏。该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通信设备、电源系统、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尤其适用于直流电源线、信号线及接口端口的过压防护。
器件类型:TVS二极管
极性:单向
封装:SMB(DO-214AA)
峰值脉冲功率:1500W
工作反向电压(Vrwm):33V
击穿电压(Vbr):最小36.7V,典型38.5V,最大40.3V
最大钳位电压(Vc):53.3V
测试电流(Itest):9.7mA
最大漏电流(Ir):5μA
峰值脉冲电流(Ipp):28.14A
工作温度范围:-55℃ ~ +150℃
存储温度范围:-55℃ ~ +150℃
1.5SMBJ33A具备优异的瞬态电压抑制能力,其核心特性之一是高能量吸收能力。在IEC 61000-4-5标准规定的10/1000μs浪涌波形下,能够持续承受1500W的峰值脉冲功率,适用于多种严苛环境下的过压保护需求。该TVS二极管的单向结构使其特别适合用于直流电源系统的保护,因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它表现为高阻态,几乎不消耗电流(最大漏电流仅为5μA),不会对系统造成额外负担。当线路中出现超过其反向关断电压的瞬态高压时,器件会迅速进入雪崩击穿状态,将电压限制在其钳位电压53.3V以下,从而防止后续电路因过压而损坏。
另一个关键特性是其快速响应能力。由于TVS二极管基于半导体PN结原理工作,其响应时间通常小于1皮秒,远快于压敏电阻(MOV)或气体放电管(GDT)等传统保护器件,因此能在瞬态电压上升初期就立即动作,提供更有效的保护。此外,1.5SMBJ33A采用SMB表面贴装封装,体积小、便于自动化贴片生产,适合现代高密度PCB布局需求。该封装还提供了良好的热传导性能,有助于在多次浪涌事件后快速散热,提高长期可靠性。
该器件的工作温度范围宽达-55℃至+150℃,可在极端高低温环境中稳定运行,满足工业级与部分汽车级应用要求。同时,其材料符合RoHS环保标准,支持无铅焊接工艺,适应绿色制造趋势。由于其可重复使用性(即在规定浪涌条件下不会永久失效),相比一次性保险丝或易老化MOV更具优势。综合来看,1.5SMBJ33A以其高可靠性、快速响应、紧凑封装和强大浪涌耐受能力,成为众多电子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保护元件。
1.5SMBJ33A广泛应用于各类需要高等级过压保护的电子系统中。在工业控制领域,常用于PLC输入输出端口、继电器驱动电路、传感器供电线路等位置,以抵御来自电机启停或电磁阀切换引起的感应电压尖峰。在通信设备中,可用于保护RS-232、RS-485、CAN总线等通信接口免受雷击感应或静电放电影响,提升系统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
在电源管理系统中,该器件常被安装在DC/DC转换器输入端、开关电源输出端或电池充电电路中,防止因输入异常或负载突变导致的电压骤升损坏电源模块或负载设备。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如机顶盒、显示器、智能家居控制器等,1.5SMBJ33A可用于主板供电轨或外部接口(如USB、Ethernet)的浪涌防护,延长产品寿命并提高用户安全性。
此外,在汽车电子系统中,尽管该型号非专为AEC-Q101认证设计,但仍可用于车载辅助电源、车身控制模块、车灯控制系统等非关键部位的瞬态抑制,特别是在12V或24V供电系统中,33V的反向关断电压适配性良好。太阳能逆变器、安防监控设备、医疗仪器等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设备也普遍采用此类TVS二极管作为第一道防线,构建多层次保护体系。通过合理选型与布局,1.5SMBJ33A可显著提升整个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性能和现场运行可靠性。
SMBJ33A-13-F,SMBJ33ALP,TCLAMP33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