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5 19:59:05
阅读:11
X201616MPB4SC是一款由日本精工(Seiko Instruments Inc.,简称SII)推出的实时时钟(RTC)模块,广泛应用于需要精确时间保持功能的电子设备中。该器件集成了石英晶体和RTC芯片,采用微型表面贴装封装,具备高精度、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特点,适用于空间受限的便携式电子产品。X201616MPB4SC内部集成32.768kHz的石英晶体谐振器和RTC集成电路,能够提供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等完整的时间信息,并支持闰年自动调整。其内置的电源切换电路可在主电源失效时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池供电,确保时间持续运行。此外,该模块支持I2C兼容串行接口,便于与微控制器进行通信,简化系统设计。由于其高度集成化的设计,X201616MPB4SC无需外接晶体即可工作,减少了PCB布局复杂度和元件数量,提升了系统的整体稳定性。该器件常用于智能电表、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系统、消费类电子产品以及物联网终端等对时间精度和长期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型号:X201616MPB4SC
制造商:Seiko Instruments Inc. (SII)
封装类型:表面贴装,XO-4-SMD
尺寸:2.0mm x 1.6mm x 1.1mm
工作电压范围:1.7V 至 5.5V
典型工作电流:0.8μA @ 3.0V(保持模式)
待机电流:< 1μA
计时精度:±20ppm(在25°C环境下)
内置晶体频率:32.768kHz
通信接口:I2C 兼容串行总线
地址:固定I2C地址(具体值需参考数据手册)
工作温度范围:-40°C 至 +85°C
存储温度范围:-55°C 至 +125°C
电池切换功能:支持主电源与备用电池自动切换
时间格式:BCD码输出
支持功能:年、月、日、星期、时、分、秒、闰年补偿、时钟停止检测
X201616MPB4SC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高度集成化设计,将32.768kHz石英晶体与RTC芯片封装于一体,有效避免了传统分立式方案中因晶体匹配不当或PCB寄生参数影响而导致的起振不良或精度下降问题。这种一体化结构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还显著减小了PCB占用面积,特别适合于超小型便携设备的应用需求。该模块采用先进的CMOS工艺制造,具有极低的功耗表现,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电流消耗仅为0.8μA左右,使其能够在使用纽扣电池作为备用电源的情况下维持数年的连续运行,极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降低了维护成本。
在功能方面,X201616MPB4SC支持完整的日历功能,包括年、月、日、星期、时、分、秒的读取与设置,并具备自动闰年识别能力,可准确处理2000年至2099年之间的日期变化,无需用户手动调整。器件内置时钟停止检测电路,能够在系统断电重启后判断时钟是否曾中断,并提供相应标志位供主机处理器处理,从而提升时间系统的可信度。其I2C兼容接口支持标准模式(100kHz)和快速模式(400kHz),方便与各类微控制器连接,且无需外部上拉电阻即可实现稳定通信(视具体应用而定)。
为了增强抗干扰能力和环境适应性,该器件在设计上优化了温度补偿机制,确保在宽温范围内(-40°C至+85°C)仍能保持±20ppm的高精度计时性能。同时,模块内部集成了电源监控电路,当主电源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会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池供电,防止数据丢失。所有寄存器内容和时钟运行状态均可在掉电情况下由备用电源维持,保障关键信息不丢失。此外,该器件符合RoHS环保标准,适用于全球范围内的电子产品制造要求。
X201616MPB4SC因其小型化、低功耗和高精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需要实时时钟功能的电子系统中。典型应用包括智能电表、水表、气表等公用事业计量设备,这些设备通常需要长时间无人值守运行,并依赖精准的时间戳进行数据记录与远程上报。在医疗电子领域,如便携式监护仪、血糖仪和电子体温计中,该RTC模块可用于记录测量时间和患者数据,确保信息的可追溯性。工业控制设备,例如PLC、数据采集终端和传感器节点,也常采用此器件来实现事件日志的时间标记和定时任务调度。
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X201616MPB4SC常见于智能手表、运动手环、智能家居控制面板和蓝牙信标等设备,为其提供可靠的时间基准。物联网(IoT)终端设备,尤其是那些依赖电池供电且部署在偏远地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更是受益于该模块的超低功耗特性,能够在极少更换电池的前提下持续运行多年。此外,车载电子系统中的行车记录仪、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远程信息处理单元(Telematics)也可能采用此类微型RTC模块以支持断电后的时钟保持功能。由于其出色的稳定性和紧凑的封装形式,X201616MPB4SC也成为许多嵌入式开发板和模块化设计中的首选RTC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