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9060P是一款由飞利浦半导体(现为恩智浦半导体)推出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主要用于早期的传真机和多功能办公设备中,作为图像信号处理和调制解调控制的核心组件。该芯片集成了多种功能模块,能够处理传真通信中的编码、解码、调制与解调过程,支持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下的Group 3传真协议。SAA9060P采用DIP-40(双列直插式封装),便于在当时的主板设计中进行通孔焊接和维护,广泛应用于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中期的传真设备中。该芯片的设计体现了当时模拟与数字混合信号处理技术的先进水平,结合了CMOS工艺以实现较低的功耗和较高的集成度。尽管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此类专用芯片的传统传真系统已逐渐被基于网络和软件的解决方案所取代,但SAA9060P在电子通信发展史上仍具有重要地位,代表了早期嵌入式通信处理器的一个典型范例。其功能集成度在当时属于较高水平,减少了外围元器件的数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型号:SAA9060P
制造商:Philips Semiconductors(现NXP)
封装类型:DIP-40
工作电压:5V ±10%
工作温度范围:0°C 至 +70°C
通信标准:ITU-T Group 3 Fax
数据传输速率:9600 bps, 4800 bps, 2400 bps, 1200 bps
接口类型:并行数据接口、串行同步接口
时钟频率:3.58 MHz 或 7.16 MHz(外部晶体输入)
功能类型:传真信号处理ASIC
集成调制解调器:是
编码方式:MH、MR、MMR(用于图像压缩)
制造工艺:CMOS
SAA9060P具备完整的传真通信信号处理能力,其核心特性之一是高度集成的调制解调器功能,支持V.27ter、V.29和V.17等ITU-T标准,确保与全球范围内的传真设备兼容。该芯片内置的调制解调器能够实现全双工或半双工通信,适应不同线路条件下的稳定传输。在发送端,SAA9060P将扫描得到的图像数据进行霍夫曼(MH)、改进霍夫曼(MR)以及改进读取(MMR)等压缩编码,有效减少传输时间并节省通信成本。接收端则具备强大的解码能力,能准确还原远端传来的传真图像,并通过内部逻辑控制打印或存储操作。该芯片还集成了串行到并行及并行到串行的数据转换功能,便于与微控制器或CPU进行数据交换,简化了系统主控单元的设计负担。
SAA9060P采用CMOS工艺制造,具有较低的静态功耗,适合长时间运行的办公设备。其DIP-40封装形式使得在维修和替换时无需复杂的表面贴装设备,提高了设备的可维护性。此外,该芯片支持外部晶体振荡器输入,通常使用3.58MHz或7.16MHz的晶振来生成内部所需的各种时钟信号,保证通信同步精度。片内还包含错误检测与纠正机制,能够在弱信号或噪声较大的电话线路上维持一定的通信稳定性。虽然SAA9060P不包含CPU核心,但它通过状态寄存器和中断输出引脚与外部微处理器协同工作,形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由于其专用性强,飞利浦为其提供了详细的应用手册和参考设计,极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尽管如今已被更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或SoC方案取代,但在其时代背景下,SAA9060P代表了高效、可靠且经济的传真解决方案。
SAA9060P主要应用于Group 3标准的桌面传真机中,作为核心的信号处理单元,负责完成从图像扫描、编码、调制发送到接收解调、解码及输出的全过程。它也被广泛用于早期的多功能一体机(如打印、复印、传真组合设备)中,承担传真模块的全部通信任务。此外,一些专用的文档传输系统、远程医疗记录传输设备以及工业自动化中的远程报表发送装置也曾采用该芯片实现可靠的点对点图文传输。由于其符合国际电信联盟的标准协议,SAA9060P确保了不同品牌传真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是当时企业通信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和科研领域,该芯片也常被用作通信原理教学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调制解调、数据压缩和串行通信等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即使在当前,部分老旧办公系统仍在使用搭载SAA9060P的设备,因此在设备维修和备件替换市场中仍有一定需求。
SAA9061P
SAA9062P
TP5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