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广泛用于计算机和外围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它定义了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的物理和逻辑连接标准。RS232标准由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是早期计算机通信中最常见的接口之一。尽管现代设备越来越多地采用USB、以太网或无线通信方式,但RS232因其简单性和可靠性,仍在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安防系统等领域广泛使用。
工作电压:+12V/-12V(典型)
逻辑电平:-3V至-15V表示逻辑1,+3V至+15V表示逻辑0
最大传输速率:约20kbps(取决于电缆长度)
最大传输距离:约15米(50英尺)
通信方式:异步串行通信
数据位:5~8位
停止位:1~2位
校验位:偶校验、奇校验或无校验
连接方式:点对点(单设备通信)
RS232通信协议的主要特性之一是其电平标准,采用负逻辑方式,其中-3V至-15V代表逻辑1,+3V至+15V代表逻辑0。这种设计有助于提高抗干扰能力,并兼容早期的设备。RS232接口通常使用DB9或DB25连接器,其中DB9更为常见。通信方式为异步串行通信,即数据按顺序逐位传输,无需共享时钟信号。这种协议支持全双工或半双工通信,具体取决于硬件设计。RS232的通信距离受限于信号衰减和噪声干扰,一般建议不超过15米。此外,RS232仅支持点对点通信,即一个发送端和一个接收端之间直接连接,不能像RS485那样支持多点网络结构。
在硬件层面上,RS232接口通常使用MAX232或类似的电平转换芯片,将TTL/CMOS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这种芯片内部集成了电荷泵电路,能够生成所需的正负电压。此外,RS232通信协议的灵活性体现在其可配置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上,允许用户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RS232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测量仪器、自动售货机、安防系统、POS终端、数据采集设备等场景。例如,在工业自动化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常使用RS232接口与人机界面(HMI)或传感器进行通信;在实验室设备中,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RS232用于与计算机连接以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在安防系统中,门禁控制器和报警系统可能通过RS232接口与主控设备通信;此外,许多老式打印机、调制解调器、GPS接收器等设备也使用RS232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USB转RS232适配器、RS485、RS422、CAN总线、以太网(Ethernet)、Modbus RTU、Modbus TCP/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