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H3335-TL-E是一款由Marki Microwave公司生产的宽带同相(I/Q)混频器,专为高性能微波和射频系统设计。该器件能够在非常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适用于需要高线性度、低失真和精确相位平衡的应用场景。MCH3335-TL-E采用紧凑的表面贴装封装,适合现代高密度PCB布局,并且经过优化可在高频通信系统中提供卓越的动态范围和信号保真度。该混频器无需外部直流偏置,属于无源器件,因此具有良好的长期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其典型应用包括微波回传、测试与测量设备、雷达系统、卫星通信以及软件定义无线电(SDR)等高端射频平台。该器件在设计上注重阻抗匹配和端口隔离,确保在多载波环境下仍能保持较低的互调失真。此外,MCH3335-TL-E集成了集成本地振荡器(LO)驱动放大器,使得用户可以直接输入较低功率的LO信号,从而简化前端驱动电路的设计复杂度。整体来看,MCH3335-TL-E是一款面向高性能需求场景的先进混频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对相位精度和宽带操作有严格要求的系统集成项目。
制造商:Marki Microwave
产品类型:I/Q Mixers(同相/正交混频器)
最小工作频率:18 GHz
最大工作频率:40 GHz
LO输入频率范围:18 - 40 GHz
RF输入频率范围:18 - 40 GHz
IF输出频率范围:DC - 8 GHz
转换损耗:典型值 9.5 dB
LO驱动电平:+13 dBm 典型值
输入P1dB压缩点:约 -10 dBm
I/Q幅度平衡:±0.5 dB 典型值
I/Q相位平衡:±5° 典型值
端口间隔离度(LO-RF, LO-IF, RF-IF):通常 >25 dB
封装类型:表面贴装,陶瓷封装
工作温度范围:-55°C 至 +85°C
阻抗匹配:所有端口 50 Ω
MCH3335-TL-E具备出色的宽带性能,覆盖从18 GHz到40 GHz的超宽频率范围,使其能够广泛应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统和高频测试仪器中。该混频器采用Marki Microwave独有的磁芯混合耦合技术,实现了极高的幅度和相位平衡性,这对I/Q调制解调系统的误差矢量幅度(EVM)表现至关重要。其典型的±0.5 dB幅度平衡和±5°相位平衡保证了在宽带操作下的信号一致性,显著降低了镜像抑制比(Image Rejection Ratio, IRR)劣化问题。作为一款无源混频器,它不需要偏置电源或复杂的控制电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并减少了热管理负担。同时,内部集成的LO缓冲放大器允许使用相对较低的LO驱动功率(典型+13 dBm),从而兼容多种商用信号源和频率合成器输出,降低了系统前端设计难度。
该器件在端口隔离方面表现出色,LO到RF、LO到IF以及RF到IF之间的隔离度通常超过25 dB,有效减少了本振泄漏对系统其他部分的干扰,提升了接收链路的信噪比。转换损耗典型值为9.5 dB,在同类宽带I/Q混频器中处于领先水平,结合高线性度输入特性(P1dB约为-10 dBm),可支持高动态范围信号处理任务。此外,MCH3335-TL-E采用高性能陶瓷表面贴装封装,不仅提供了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还便于自动化贴片生产,适用于批量制造环境。其工作温度范围宽达-55°C至+85°C,满足军用级和工业级应用标准,适用于户外基站、航空航天及极端环境下的电子战系统。综合来看,MCH3335-TL-E凭借其宽带能力、高精度I/Q平衡、低失真和高集成度,成为毫米波频段高级射频架构中的关键组件。
MCH3335-TL-E广泛应用于需要宽带I/Q调制或解调功能的高端射频系统中。在微波点对点通信系统中,它可用于实现高阶QAM调制方案下的上下变频操作,支持多Gb/s的数据传输速率。在测试与测量领域,该混频器常被集成于矢量网络分析仪或信号分析仪前端模块中,用于扩展仪器在毫米波频段的相干检测能力。此外,在相控阵雷达和电子战(EW)系统中,MCH3335-TL-E凭借其优异的镜像抑制能力和稳定的相位响应,可用于构建宽带数字接收机,提升目标分辨力和抗干扰性能。卫星通信地面站也常采用此类高性能混频器进行Ka波段信号处理,以满足高速数据链路的需求。在科研和5G/6G毫米波研究平台中,该器件支持灵活的频段配置和高精度信号合成,适用于软件定义无线电(SDR)实验系统。由于其支持DC至8 GHz的IF带宽输出,还可用于超宽带直接下变频架构,避免传统二次变频带来的额外噪声和复杂度。总之,MCH3335-TL-E适用于任何对频率范围、线性度、相位精度和系统集成度有严苛要求的应用场景。
MCH-0010-W8-LP
MCH-0010-W8-TP
HMC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