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3887PFV-G-BND-ERE1是一款由富士通(现为罗姆半导体集团的一部分)推出的高性能、低功耗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主要用于电源管理和电池充电控制应用。该芯片专为便携式电子设备设计,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医疗设备和物联网终端设备等,能够提供精确的电池充电管理、系统电源路径控制以及多种保护机制。该器件采用紧凑型封装,适用于对空间要求极为严格的便携式产品。MB3887PFV-G-BND-ERE1支持多阶段充电算法,包括涓流充电、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并具备自动检测电池状态的功能,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并提高充电效率。此外,该芯片集成了I2C或SMBus通信接口,允许主控制器实时监控充电状态、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关键参数,实现智能化电源管理。其内置的过压、过流、过热和短路保护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其高集成度和优化的外围电路设计,MB3887PFV-G-BND-ERE1可显著减少外部元器件数量,降低整体BOM成本,并加快产品上市时间。该型号中的“-G-BND-ERE1”后缀通常表示产品符合RoHS环保标准,并采用无铅封装,适用于工业级温度范围工作环境。
型号:MB3887PFV-G-BND-ERE1
制造商:Rohm Semiconductor (原 Fujitsu)
封装类型:TSLP
引脚数:12
工作电压范围:3.5V ~ 6.5V
最大充电电流:2A(可调)
充电电压精度:±0.8%
静态电流:约45μA
关断模式电流:小于1μA
工作温度范围:-40°C ~ +85°C
充电管理方式:恒流/恒压(CC/CV)
接口类型:I2C/SMBus
电池类型支持:单节锂离子/锂聚合物
集成ADC:支持电压、电流、温度监测
保护功能: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热保护、电池反接保护
MB3887PFV-G-BND-ERE1具备先进的电源路径管理功能,能够在输入电源(如USB或适配器)和电池之间智能分配电能,确保系统在电池电量耗尽时仍能立即启动运行,同时继续为电池充电。这一特性对于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移动设备中,用户期望即使电池完全放电也能快速开机使用。该芯片采用动态电源路径管理(DPPM)技术,可根据输入电源的能力自动调节充电电流,避免因输入电源过载而导致系统崩溃,从而提高了整个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该器件还集成了高精度的模拟前端(AFE),通过内部ADC实时采样电池电压、充放电电流和芯片温度,实现精细化的电池状态估算(SOC)。结合外部NTC电阻,芯片可实现JEITA标准的温度合规充电控制,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自动调整充电参数,防止电池因不当充电而发生膨胀、漏液或起火等安全隐患。此外,MB3887PFV-G-BND-ERE1支持可编程充电参数配置,用户可通过I2C接口灵活设置充电电流、预充电阈值、充电截止条件等,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能效方面,该芯片采用同步整流架构和低导通电阻的内部功率MOSFET,显著降低了导通损耗,提高了整体转换效率,减少了发热。其轻载模式下的高效工作能力也保证了在待机或低功耗状态下仍能维持较长的电池续航时间。封装上采用TSLP小型化设计,不仅节省PCB空间,还具备良好的热性能,便于散热。综合来看,MB3887PFV-G-BND-ERE1是一款高度集成、安全可靠且易于使用的电池管理解决方案,适用于追求高性能与小型化的现代便携式电子产品。
该芯片广泛应用于各类便携式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包括智能手机、蓝牙耳机、智能手表、便携式游戏机和移动电源等,作为核心的电池充电与电源管理系统。此外,它也被用于工业手持设备、无线传感器节点、便携式医疗仪器(如血糖仪、血压计)以及无人机遥控器等对电源效率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由于其支持I2C通信接口并具备完整的状态反馈机制,因此非常适合需要与主控MCU进行数据交互的智能设备。在物联网终端设备中,MB3887PFV-G-BND-ERE1能够有效管理间歇性供电(如太阳能或USB供电)与电池储能之间的协调工作,确保系统持续稳定运行。其高集成度和小尺寸特性使其成为高密度PCB布局设计的理想选择,尤其适合采用自动化贴片工艺的大规模生产场景。
BQ24210DRBR
BQ25895RGER
LTC4150CGN#PBF
MAX77714EW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