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0521FP是一款由日本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公司生产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主要用于彩色电视机、显示设备或其他视频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场扫描(Vertical Deflection)驱动控制。该芯片属于较早期的模拟/数字混合信号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CRT(阴极射线管)电视和显示器中。其主要功能是接收来自同步分离电路的场同步信号,并生成精确的锯齿波电流来驱动场偏转线圈,从而实现电子束在垂直方向上的周期性扫描。M50521FP集成了振荡器、同步识别、积分电路、误差放大器、场输出激励信号发生器以及保护电路等功能模块,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由于其高集成度,外围元件较少,简化了整机设计,提高了系统可靠性。该芯片通常采用双列直插式塑料封装(DIP),引脚数为16脚,工作电压一般为12V至16V之间,适用于多种制式(如NTSC、PAL等)的电视系统。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CRT产品逐渐被淘汰,M50521FP也已停产,目前多见于老旧设备维修或替代方案设计中。
型号:M50521FP
制造商:Mitsubishi Electric
封装形式:16-DIP(双列直插)
引脚数量:16
工作电源电压:12V ~ 16V
典型供电电压:15V
工作温度范围:-10°C ~ +70°C
存储温度范围:-40°C ~ +125°C
输出驱动能力:直接驱动外部场输出功率放大器
内部振荡频率范围:可调,用于匹配不同场频
同步信号输入电平:TTL兼容或模拟电平输入
功耗:约1.5W(典型值)
增益调节方式:外部电阻/电容设定
内置基准电压源:有
误差放大器带宽:约30kHz
场频调节精度:±0.5%以内(典型)
M50521FP具有高度集成的场扫描控制功能,内部集成了振荡器、同步检测电路、积分器、误差放大器和激励信号发生器等多个关键模块,能够完成从同步信号识别到场激励输出的完整控制流程。其振荡器部分可通过外接电阻和电容进行频率调节,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制式要求(如50Hz PAL制或60Hz NTSC制)。芯片具备良好的同步稳定性,能有效防止场同步抖动或失步现象,确保画面垂直方向的稳定显示。
该器件采用闭环控制结构,通过反馈网络对实际场扫描波形进行采样并与内部基准比较,利用误差放大器调整驱动信号,从而实现高线性度的锯齿波输出。这种设计显著减少了图像上下滚动、压缩或扭曲等问题的发生概率。此外,M50521FP还内置了过流保护和热关断机制,当检测到异常负载或温度过高时,会自动降低输出或关闭工作,保护后续功率级电路不受损坏。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对外部元件的依赖较低,仅需少量的无源元件(如定时RC网络、滤波电容、反馈电阻等)即可构成完整的场扫描控制系统,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升了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同时,芯片具有较强的抗电源波动和噪声干扰能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尽管该型号已被 newer technology 取代,但因其成熟的设计和稳定的性能,至今仍在一些维修市场和复古设备维护中被广泛使用。
M50521FP主要用于CRT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计算机显示器、工业监视器以及其他需要模拟场扫描控制的视频显示设备中。它常作为场扫描小信号处理的核心IC,配合外部功率放大晶体管或场输出集成电路(如LA7830、TDA8172等)共同构成完整的垂直偏转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该芯片接收来自同步分离电路的复合同步信号或单独的场同步脉冲,经过内部处理后产生精确的场驱动信号,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的垂直扫描运动,确保图像稳定、无滚动且比例正确。
除了家用电视外,M50521FP也曾被用于医疗成像设备、航空仪表显示、老式雷达终端等专业领域中的CRT显示模块。由于其支持多制式工作模式,因此在出口型或多制式电视中尤为常见。此外,在一些教育实验装置或电子技术教学平台中,该芯片也被用作模拟集成电路和视频扫描原理的教学范例。
目前虽然新型平板显示器已全面普及,LCD、OLED等技术不再需要传统的扫描驱动方式,但M50521FP仍在二手维修市场、古董电视修复项目以及特定工业设备维护中发挥作用。对于缺乏原厂配件的情况,工程师可能会采用功能相近的替代芯片进行代换设计,例如TA8427K、KA2540等型号,以恢复设备正常工作。
TA8427K
KA2540
LA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