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1137是一款由Sanyo(现为Onsemi或其他公司继承)推出的单片FM/AM收音机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便携式收音机、钟控收音机和其他小型广播接收设备中。该芯片采用双极型晶体管工艺制造,具备高性能的射频和中频处理能力,能够实现FM立体声和AM(中波)信号的接收与解调。LA1137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包括高频放大器、混频器、本机振荡器、中频放大器、限幅器、鉴频器、立体声解码器以及自动频率控制(AFC)电路等,大大简化了收音机的设计复杂度。该芯片通常工作在单一电源电压下(典型值为3V至6V),适合电池供电的应用场景,具有较低的功耗特性。其封装形式多为双列直插DIP-28或SOP-28,便于手工焊接和自动化生产。由于其高度集成化设计,外部所需元器件较少,有助于降低整机成本并提高系统可靠性。尽管该型号已问世多年,但由于其稳定性和成熟的设计,在一些低端或经典收音机产品中仍有使用。
类型:FM/AM收音机IC
封装:DIP-28, SOP-28
电源电压:3V ~ 6V
工作温度范围:-20°C ~ +75°C
FM频率范围:约87.5MHz ~ 108MHz
FM中频:10.7MHz
AM中频:450kHz / 455kHz(可选)
静态电流:典型值约8mA(无信号时)
输出电平:音频输出约100mVpp(典型)
立体声分离度:>30dB(典型)
灵敏度:FM约1.5μV for 20dB SNR
AM输入频率范围:520kHz ~ 1710kHz
LA1137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其高度集成的FM/AM接收架构,能够在单一芯片上完成从天线输入到音频输出的完整信号处理链路。首先,在FM接收模式下,芯片内部包含低噪声高频放大器,用于增强微弱的射频信号,随后信号进入混频级与本机振荡器产生的本地载波进行混频,产生10.7MHz的标准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经过多级限幅放大后送入鉴频器进行频率解调,恢复出原始音频信号。对于立体声广播,LA1137内置了完整的立体声解码器,能够识别并分离左、右声道信息,输出立体声音频信号,同时支持单声道兼容性切换。
在AM接收方面,芯片通过独立的中波输入端口接收中频信号(通常为455kHz),并利用高增益中频放大器提升信号强度,再经包络检波器还原音频内容。其AM部分具备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适合接收中波广播电台。此外,LA1137还集成了自动频率控制(AFC)功能,可用于稳定FM调谐过程,防止因温度漂移或元件老化导致的失谐现象,从而提升收听稳定性。
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其低功耗设计,使其非常适合使用两节AA电池供电的便携设备。芯片内部各功能模块经过优化,在保证接收灵敏度和音质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电流消耗。同时,LA1137对外围元件的要求较为宽松,多数情况下仅需几个电阻、电容和可调电感即可完成基本电路搭建,极大降低了设计门槛和生产成本。其DIP-28封装也方便维修和替换,因此在教育类电子套件和DIY收音机制作中较为流行。
LA1137主要用于各类小型广播接收设备中,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广泛应用于便携式FM/AM收音机中。这类收音机常见于家庭使用、学生学习工具或旅行携带设备,因其体积小巧、成本低廉且性能稳定而受到欢迎。此外,该芯片也被用于闹钟收音机(Clock Radio),即集成在电子钟内的收音模块,用户可设定时间后自动开启收音机播放广播作为叫醒功能。这种应用场景要求芯片具有低功耗和高可靠性,而LA1137正好满足这些需求。
在工业领域,LA1137还可用于简易通信监测设备或教学实验平台,帮助学生理解超外差接收机的工作原理。由于其内部结构公开、外围电路清晰,常被用作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实践案例。一些无线电爱好者也使用该芯片进行自制收音机项目,探索调频与调幅信号的接收机制。
尽管当前数字调谐和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技术日益普及,LA1137仍在某些特定市场保有生命力,特别是在对成本敏感且不需要高级功能的消费电子产品中。例如,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收音设备或应急广播系统中,仍可见到基于LA1137的设计。此外,由于其停产后的替代品有限,部分维修市场仍依赖库存或二手元件来修复老旧设备,显示出其长期的技术影响力和实用性。
LA1237
TA2008
TDA708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