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3 14:14:31
阅读:20
IMIC9806ATBT是一款由iMicro公司推出的高性能、低功耗的CMOS图像传感器,专为消费类和工业级成像应用设计。该传感器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具备高灵敏度、宽动态范围和优异的色彩还原能力,适用于监控摄像头、车载影像系统、无人机视觉、智能门铃、机器视觉等多种应用场景。IMIC9806ATBT集成了1/3英寸光学格式的感光阵列,支持高清视频采集,能够在低光照环境下提供清晰的图像输出,同时具备较强的抗噪能力和温度稳定性。该芯片采用紧凑型封装设计,便于集成到空间受限的设备中,并支持多种接口模式,如DVP或MIPI CSI-2,以满足不同主控平台的数据传输需求。此外,IMIC9806ATBT内置了自动曝光控制(AEC)、自动白平衡(AWB)、镜头阴影校正(LSC)以及伽马校正等高级图像信号处理功能,减少了对外部ISP(图像信号处理器)的依赖,从而降低了系统整体成本与复杂度。其工作电压兼容主流嵌入式系统,支持3.3V或1.8V I/O电平,适合在电池供电或长时间运行的设备中使用。通过I2C串行总线进行寄存器配置,用户可灵活调整帧率、分辨率、增益、对比度等参数,实现定制化的成像效果。IMIC9806ATBT还具备良好的EMI抗干扰性能和ESD保护机制,确保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稳定运行。作为一款面向中高端市场的图像传感器,IMIC9806ATBT在画质表现、功耗控制和系统集成便利性方面均表现出色,是替代传统模拟摄像头模组的理想选择之一。
型号:IMIC9806ATBT
制造商:iMicro
传感器类型:CMOS图像传感器
光学格式:1/3英寸
有效像素:约500万像素(2592 × 1944)
扫描方式:逐行扫描
像素尺寸:2.2μm × 2.2μm
信噪比:≥ 40dB
动态范围:≥ 72dB
灵敏度:典型值1.4V/(Lux·s)@F5.6
输出接口:DVP / MIPI CSI-2(可选)
数据位宽:8/10位原始数据输出
帧率:最大30fps @ 5M (2592×1944),支持多种子采样模式如1080p、720p
电源电压:核心电压1.2V,IO电压1.8V/3.3V兼容
工作温度范围:-30°C ~ +85°C
封装形式:COB或QFN小型化封装
控制接口:标准I2C从模式,支持7位地址
图像处理功能:内置AEC、AWB、AGC、LSC、Gamma、Bad Pixel Correction等
IMIC9806ATBT具备卓越的低光性能和高动态范围成像能力,其采用背照式(BSI)技术结构,在相同的像素尺寸下显著提升了量子效率和感光度,使得在昏暗环境下的图像依然保持较高的清晰度与细节还原。传感器内部集成了完整的图像信号处理流水线,包括黑电平校正、缺陷像素补偿、自动曝光控制、自动白平衡算法、色彩插值引擎(CFA)、色彩矩阵转换、伽马校正及边缘增强等功能,能够直接输出高质量的RGB或YUV格式图像,无需外接独立ISP即可实现完整的图像链路处理,大幅简化了系统架构并降低BOM成本。
该芯片支持多区域测光与多模式曝光策略,可根据场景亮度分布智能调节曝光参数,避免过曝或欠曝现象,尤其适用于逆光或强光干扰的复杂照明条件。同时,IMIC9806ATBT具有出色的温度稳定性与长期可靠性,经过严格的高低温循环测试和老化验证,可在-30°C至+85°C的宽温范围内稳定工作,适用于户外监控、车载前装等严苛应用环境。其MIPI CSI-2高速串行接口版本支持低功耗差分信号传输,有效减少布线难度和电磁干扰,提升系统抗干扰能力;而DVP并行接口版本则兼容传统MCU或DSP平台,便于快速开发与旧系统升级。此外,芯片内置OTP存储区用于保存校准参数和镜头信息,支持开机自动加载配置,提高生产一致性。整体设计注重能效优化,待机功耗低于1mW,正常工作功耗约为80mW左右,符合绿色节能要求。配合iMicro提供的SDK和参考设计,开发者可以快速完成驱动移植与功能调试,缩短产品上市周期。
IMIC9806ATBT广泛应用于需要高画质图像采集的各类电子设备中。在安防领域,常用于网络摄像头、IP Camera、NVR系统前端模组,支持日夜切换与红外补光协同工作,实现在夜间或弱光条件下的彩色或黑白清晰成像;在汽车电子中,可用于倒车影像系统、环视系统(AVM)、行车记录仪等,具备良好的震动耐受性和高温稳定性;在智能家居方面,适用于可视门铃、室内监控球机、婴儿监视器等产品,结合Wi-Fi模组实现远程实时视频流传输;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可用于条码识别、AOI检测、机器人导航视觉系统,凭借其高帧率和精准色彩还原能力保障检测准确性;此外,该传感器也常见于无人机航拍相机、运动相机、教育机器人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提供轻量化、低延迟的图像采集解决方案。得益于其灵活的接口配置和强大的内置ISP功能,IMIC9806ATBT能够适配多种主控芯片平台,如海思、全志、瑞芯微、联咏、星宸等主流SoC,具备高度的系统兼容性与扩展潜力。
OV5640
GC5025
AR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