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150DY-28H是一款由富士电机(Fuji Electric)生产的高功率半导体模块,属于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块系列,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力电子系统中。该器件采用先进的平面栅场截止(Planar Field-Stop)技术制造,具有低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的优异特性,适用于高效率、高频率的电力转换场景。CM150DY-28H为三相逆变器构型的双单元模块,内部集成了两个独立的IGBT芯片及其反并联快速恢复二极管,构成半桥结构,便于在电机驱动、不间断电源(UPS)、太阳能逆变器、感应加热等应用中实现紧凑化设计。该模块封装形式为第二代增强型CSTBTTM(Carrier Stored Bipolar Transistor)模块,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可靠性,额定电压为1200V,额定电流为150A,最大阻断电压可达1400V,适合于中高压大电流工况下的长期运行。其陶瓷基板(Al2O3)与铜底板结构提供了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和散热能力,配合合适的散热器可确保系统在高温环境下稳定工作。此外,CM150DY-28H还具备较强的抗浪涌电流能力和短路耐受能力,提升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鲁棒性。
型号:CM150DY-28H
制造商:Fuji Electric
器件类型:IGBT模块
拓扑结构:双单元(Half-Bridge)
集电极电流IC(连续):150A
集电极电流ICM(峰值):300A
集射极击穿电压VCES:1200V
栅极-发射极电压VGES:±20V
工作结温范围Tj:-40°C 至 +150°C
存储温度Tstg:-40°C 至 +125°C
开关频率典型值:≤20kHz
导通压降VCE(sat) @ IC=150A, VGE=15V:约2.1V
二极管正向压降VF:约1.7V
热阻Rth(j-c):0.29°C/W(每个IGBT)
封装形式:Module (Second Generation)
CM150DY-28H采用富士专有的CSTBT?技术,这种技术通过在NPT(非穿通)结构基础上引入载流子储存层,显著降低了IGBT的导通压降,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开关速度和关断尾电流特性。相比传统IGBT,它在相同电流密度下实现了更低的功耗,从而提高了整体能效。该模块优化了内部芯片布局和键合线设计,减小了寄生电感,有助于抑制开关过程中的电压尖峰,提升系统的电磁兼容性(EMC)。其内置的快速恢复二极管具有软恢复特性,能够有效减少反向恢复电流的振荡和噪声,防止因换流过程中产生的过电压损坏其他元件。
该模块具备出色的热循环寿命和功率循环能力,能够在频繁启停或负载波动的应用中长期可靠运行。其铜基板设计增强了机械强度和散热效率,配合标准工业安装孔位,支持使用硅脂或相变材料进行高效热传导。CM150DY-28H还经过严格的出厂测试,包括高温反偏(HTRB)、高温栅极偏置(HTGB)以及功率循环试验,确保产品在严苛环境下的稳定性。模块内部采用DCB(Direct Copper Bonding)陶瓷基板工艺,使绝缘性能更加可靠,漏电流极小,适用于高绝缘要求的场合。
此外,CM150DY-28H支持并联使用,在大功率系统中可通过多模块并联扩展输出能力,且由于其参数一致性高,无需额外均流措施即可实现良好的电流均衡。其栅极驱动接口兼容标准负压关断电路(如+15V/-10V),便于与各类驱动IC或光耦隔离驱动器配合使用。整体而言,该模块在性能、可靠性与易用性之间达到了良好平衡,是工业级中等功率变换设备的理想选择。
CM150DY-28H广泛应用于多种工业电力电子装置中。在交流电机驱动领域,常用于通用变频器和伺服驱动器中作为主逆变桥的核心开关器件,实现对三相异步电机或永磁同步电机的精确调速控制。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该模块可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直流-交流转换环节,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高效转换为符合电网标准的交流电,其高效率和宽温度范围适应了户外复杂环境的要求。在不间断电源(UPS)系统中,CM150DY-28H承担着逆变和整流功能,保障关键负载在市电中断时仍能持续供电,尤其适用于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和医疗设备等对电源质量要求高的场景。
此外,该模块也适用于感应加热设备,如中频炉、电磁炉等,利用高频逆变产生交变磁场,在金属工件中感应涡流实现快速加热。在电焊机电源中,CM150DY-28H可用于构建全桥或半桥LLC谐振变换器,提供稳定可控的焊接电流。在电动汽车充电桩(尤其是交流慢充或部分直流快充的辅助电源模块)中,也可作为PFC(功率因数校正)或DC-DC变换级的开关元件。由于其具备较高的短路承受时间和热稳定性,特别适合需要频繁启停或过载运行的工业设备。
SEMiX153GB126H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