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16-2401F4LF是一款由ONSEMI(安森美)公司生产的串行EEPROM存储器芯片,采用I2C通信接口,容量为1 Kbit(128 x 8位),属于其微型低功耗系列。该器件专为需要非易失性数据存储的便携式和嵌入式应用而设计,具备宽工作电压范围、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特点。CAT16-2401F4LF采用先进的CMOS技术制造,确保在待机模式下电流消耗极低,非常适合电池供电设备使用。该芯片封装形式为SOT-23-5,体积小巧,便于在空间受限的PCB布局中集成。此外,它内置了写保护功能,可通过硬件引脚控制,防止对存储内容的意外写入或擦除,提高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器件还集成了片上纠错码(ECC)和写周期结束检测(End-of-Write Detection)机制,增强了数据完整性与操作可靠性。CAT16-2401F4LF符合RoHS环保标准,无铅且不含卤素,适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医疗设备及物联网终端等对环保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类型:串行EEPROM
存储容量:1Kbit (128 x 8)
接口类型:I2C, 2-Wire
时钟频率:400 kHz (最大)
电源电压范围:1.7V ~ 5.5V
工作电流(读取):约300μA
待机电流:小于1μA
写入周期时间:典型5ms
组织结构:128字节
页写大小:16字节
地址引脚数:1位(A0)
封装形式:SOT-23-5
温度范围:-40°C ~ +85°C
写保护功能:硬件WP引脚
自定时写周期:支持
数据保留时间:100年
耐久性:1百万次写入周期
CAT16-2401F4LF具备多项关键特性,使其在同类低密度EEPROM产品中表现出色。首先,其宽电压工作范围(1.7V至5.5V)允许其在多种电源环境下稳定运行,无论是由锂电池供电的移动设备还是由稳压电源驱动的工业模块均可兼容。这一特性极大提升了其应用灵活性,避免了额外电平转换电路的设计复杂度。其次,该芯片支持标准I2C协议,兼容主流微控制器的通信接口,通信速率最高可达400kHz,在保证高速数据传输的同时维持低功耗表现。其内部存储阵列被划分为128个字节,支持按字节写入和16字节页写操作,优化了写入效率并减少了总线占用时间。
此外,CAT16-2401F4LF集成了硬件写保护(WP)引脚,当该引脚接地时可锁定整个存储器,禁止所有写操作,有效防止因系统异常或噪声干扰导致的数据损坏,特别适用于配置参数或校准数据的保护场景。器件还内置自动定时写周期管理功能,无需主机轮询状态,简化了软件设计流程。更进一步,其采用的增强型ECC(错误校正码)技术可在读取过程中检测并修正单比特错误,显著提升数据可靠性,延长存储寿命。在制造工艺方面,基于先进的CMOS技术,该芯片在待机模式下的电流消耗低于1μA,极大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满足绿色节能要求。最后,SOT-23-5的小型化封装不仅节省PCB空间,还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适合自动化贴装工艺,广泛应用于高密度组装环境。
CAT16-2401F4LF广泛应用于需要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场景。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常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健康手环)中保存用户设置、设备序列号或传感器校准数据。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可用于PLC模块、传感器节点或远程终端单元(RTU)中存储配置参数、运行日志或设备标识信息。由于其宽电压和宽温工作能力,该芯片也适用于汽车电子中的车身控制模块、车载传感器或胎压监测系统(TPMS),用于记录车辆配置或维护数据。在医疗设备领域,如便携式血糖仪、体温计或心率监测器中,CAT16-2401F4LF可用于安全存储患者历史记录或设备校准值,确保断电后数据不丢失。此外,在物联网(IoT)终端设备中,例如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智能家居控制器或RFID读写器,该芯片为固件版本信息、网络配置和安全密钥提供了可靠的存储方案。其小型封装和低功耗特性尤其适合部署在空间受限且依赖电池长期运行的应用中。同时,由于其符合RoHS和无卤素标准,满足现代电子产品对环保法规的严格要求,因此在出口型产品设计中具有竞争优势。
[
"CAT24C01WI-GT3",
"M95010-DFMN1G",
"AT24C01D-XHM-T",
"FM24C01A-G",
"STMicroelectronics M24C01-RMN6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