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7 15:24:53
阅读:8
28.6363MHz 是一个常见的石英晶体振荡器(Crystal Oscillator)频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作为时钟源为微处理器、微控制器、通信模块和其他数字电路提供精确的定时基准。该频率的选择通常与特定的系统需求相关,尤其是在视频处理和通信领域。28.6363MHz 是 NTSC(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彩色电视标准中的关键频率之一,它是色度副载波频率的倍数,用于确保色彩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解码。因此,这一频率在早期的视频设备如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以及相关的多媒体处理芯片中非常常见。随着技术的发展,虽然纯模拟电视系统逐渐被数字电视取代,但 28.6363MHz 晶体仍保留在许多 legacy 系统、工业控制设备、FPGA 配置时钟、ADC/DAC 转换器同步以及其他需要高精度时基的应用中。该频率的晶体通常以直插式(DIP)或贴片式(SMD)封装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性和温度特性,适用于宽工作温度范围内的可靠运行。
频率:28.6363MHz
负载电容:18pF / 20pF(常见值)
调整频差:±10ppm(典型)
温度频差:±20ppm(-20°C 至 +70°C)
工作温度范围:-20°C ~ +70°C 或 -40°C ~ +85°C
存储温度范围:-55°C ~ +125°C
等效串联电阻(ESR):<50Ω(典型值)
驱动电平:100μW Max
老化率:±5ppm/年(典型)
28.6363MHz 晶体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其在 NTSC 视频系统中的核心作用。NTSC 标准规定彩色副载波频率为 3.579545MHz,而 28.6363MHz 正好是该频率的 8 倍(3.579545 × 8 = 28.63636MHz),因此它被用作主时钟来生成色度信号,从而保证颜色解调的准确性。这种设计简化了视频编码器和解码器内部的锁相环(PLL)结构,使得系统能够高效地从主振荡器分频得到所需的多个子时钟信号。此外,由于该频率具有良好的谐波关系,它可以方便地通过分频或倍频方式产生其他常用时钟信号,例如用于音频采样的 4.43MHz 或系统控制的 14.31818MHz(即 28.6363MHz 的一半)。这使得 28.6363MHz 成为一种多功能且高效的时钟源。
在物理实现上,这类晶体通常采用 AT 切型石英晶片,具备优异的频率稳定性和较低的温度漂移。AT 切型晶体在宽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近似三次方的频率-温度曲线,适合大多数工业和消费类应用。为了确保长期稳定性,制造商通常会对晶体进行高温老化处理,以减少使用初期的频率偏移。同时,封装材料多为陶瓷或金属壳体,提供良好的密封性和抗机械振动能力,防止外界湿度、灰尘和压力变化对晶体性能造成影响。
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其与集成芯片的高度兼容性。许多历史上的视频处理 IC,如 Philips 的 SAA711x 系列视频解码器、Conexant 的 CX258xx 编码器等,都明确推荐使用 28.6363MHz 作为输入时钟。这些芯片内部集成了 PLL 和分频电路,可将主时钟转换为内部逻辑和 ADC 所需的各种频率。即使在现代 FPGA 设计中,若需兼容旧有视频标准,工程师仍会选择此频率作为参考时钟,利用 FPGA 内部的 DCM 或 PLL 模块进行灵活的时钟管理。
28.6363MHz 晶体主要应用于需要遵循 NTSC 视频标准的设备中,包括传统的广播电视接收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CCTV)、模拟摄像头、DVD 播放器、VCR 录像机以及视频采集卡等。在这些系统中,该晶体为视频编码器(Encoder)和解码器(Decoder)提供精准的时钟基准,确保图像色彩正确还原,避免出现色相偏移或闪烁现象。此外,在一些广播级设备和专业视频切换台中,也常采用此频率以维持信号同步和帧一致性。
除了视频领域,28.6363MHz 还可用于某些通信系统中,特别是在需要与视频信号同步的数据传输场合,例如复合视频信号嵌入音频或多路数据的场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若涉及图像采集或人机界面显示功能,也可能选用该频率晶体以简化设计并提高兼容性。
在嵌入式开发和 FPGA 应用中,当开发者需要复现或仿真老式视频接口(如复合视频 CVBS 或 S-Video)时,28.6363MHz 晶体常被用作外部时钟源,配合 FPGA 内部逻辑生成符合 NTSC 或 PAL-M 标准的视频时序信号。此外,一些 ADC 和 DAC 芯片在处理视频信号时也需要高稳定性的采样时钟,而 28.6363MHz 可通过分频得到合适的采样频率,因此也在混合信号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ECS-28.6363-18-CKM-TR
FOX210B-28.6363M
ABM8-28.6363M-B2-T
YSX28.6363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