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1/5 21:55:10
阅读:17
X201616MKB4SI 是一款由日本精工电子(Seiko Instruments Inc.,简称SII)生产的实时时钟(RTC)模块。该器件集成了32.768kHz的石英晶体单元和RTC集成电路于一个微型封装中,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时间保持和低功耗运行的应用场景。X201616MKB4SI 采用表面贴装技术(SMT),其外形尺寸为2.0mm x 1.6mm x 1.6mm,属于超小型封装,适合空间受限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该模块内部集成振荡电路、分频器、时间计数器以及电源切换管理功能,能够在主电源关闭时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池继续运行,确保时间信息不丢失。此外,X201616MKB4SI 具有良好的温度补偿机制,能够在宽温范围内维持较高的走时精度,典型年误差小于±2分钟。此款RTC模块广泛应用于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终端、医疗监控设备及各类嵌入式系统中,作为关键的时间基准源。其设计简化了外部电路需求,无需外接晶体即可工作,降低了PCB布局复杂度并提升了整体可靠性。
型号:X201616MKB4SI
制造商:Seiko Instruments Inc. (SII)
产品类型:实时时钟模块(RTC Module)
封装尺寸:2.0mm x 1.6mm x 1.6mm
频率:32.768 kHz
工作电压范围:1.7V ~ 5.5V
待机电流:典型值0.6 μA(@ 3.0V,无负载)
时间精度:±20 ppm(常温25°C)
年误差:小于±2分钟
工作温度范围:-40°C ~ +85°C
输出信号:方波或中断信号(依配置而定)
接口类型:I2C 或专用时钟输出引脚
内置组件:石英晶体 + RTC IC 集成一体
安装方式:表面贴装(SMD)
引脚数量:4-pin
电池切换功能:支持主电源/备用电池自动切换
X201616MKB4SI 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度集成化设计,将高稳定性的32.768kHz石英晶体与RTC芯片封装在同一个微型陶瓷壳体内,避免了传统分立晶体与RTC芯片之间因寄生电容、布局干扰等因素导致的起振不良或频率漂移问题。这种一体化结构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启动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该模块内部集成了完整的振荡电路和分频链路,能够直接输出精确的1Hz秒脉冲信号,用于驱动实时时钟计数器或其他定时逻辑。同时,其低功耗特性使其非常适合由电池供电的设备,在待机模式下电流消耗仅为0.6μA左右,极大延长了备用电池的使用寿命。
该器件具备宽电压工作能力(1.7V~5.5V),兼容多种电源环境,可在不同电压等级的微控制器系统中灵活使用,无需额外电平转换电路。它支持主电源断电后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池(如纽扣电池)供电的功能,确保时间持续运行而不中断。X201616MKB4SI 还内置温度补偿机制,通过优化晶体切割角度和内部电路调节,减小温度变化对频率精度的影响,在-40°C至+85°C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仍能保持±20ppm以内的频率偏差,对应每年走时误差不超过±2分钟,满足大多数工业级和消费类应用的需求。
由于其四引脚小型封装(LCC-4),X201616MKB4SI 占用PCB面积极小,有助于实现终端产品的轻薄化设计。该模块经过严格的老化测试和可靠性验证,具有出色的抗振动、抗冲击性能,适用于移动设备和恶劣环境下的应用。此外,该器件无需外部负载电容,减少了外围元件数量,简化了电路设计流程,并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失效率。对于要求高精度、低功耗、小体积的实时时间记录系统而言,X201616MKB4SI 提供了一种高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案。
X201616MKB4SI 广泛应用于各类需要长时间精准计时的电子设备中。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如智能手表、健康手环等,该模块为用户提供准确的时间显示和运动数据记录的时间戳功能,同时凭借其极低的待机电流有效延长设备续航时间。在物联网(IoT)节点设备中,例如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控制器和远程抄表系统,X201616MKB4SI 可在主控MCU休眠期间维持时间同步,实现按时间触发的数据采集或通信任务调度。
在医疗电子设备中,如便携式监护仪、血糖仪、电子体温计等,精确的时间记录是合规性和数据追溯的关键要求,X201616MKB4SI 能够保证测量数据附带可靠的时间标签,符合医疗认证标准。工业控制系统中的PLC、数据记录仪和人机界面(HMI)也常采用此类高稳定性RTC模块,以支持事件日志记录、定时操作和系统校时功能。
此外,该器件还适用于POS终端、安全监控设备、汽车电子模块(如行车记录仪)、家用电器(如智能冰箱、洗衣机)中的定时控制单元。由于其封装小巧且易于贴装,特别适合采用自动化SMT工艺的大批量生产环境。无论是消费级还是工业级应用,X201616MKB4SI 均能提供稳定、精确且节能的时间基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