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51477SP是一款由日本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生产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主要应用于彩色电视机和视频显示设备中的场扫描(垂直扫描)驱动电路。该芯片设计用于驱动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中的垂直偏转线圈,实现图像在屏幕上的垂直同步和稳定显示。M51477SP集成了振荡器、锯齿波发生器、场同步信号处理电路以及输出驱动级,能够接收来自电视信号处理电路的同步信号,并据此生成精确的场扫描时序。该芯片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DIP),便于在传统电视主板上安装与维修。由于其高度集成的设计,M51477SP有效减少了外围元器件数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尽管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发展,CRT电视已逐步退出主流市场,但该芯片仍在部分维修市场和老旧设备维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此外,M51477SP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并支持多种制式下的场频调节,适用于NTSC、PAL等多种电视标准。
制造商:Mitsubishi Electric
封装类型:DIP-16
工作电压范围:通常为9V至16V
输出电流能力:典型值约2A峰值
工作温度范围:-10°C 至 +70°C
场扫描频率范围:50Hz 至 120Hz 可调
内置振荡器:支持外接电阻电容进行频率设定
同步信号输入类型:负向同步脉冲输入
输出驱动方式:推挽式输出结构
功耗:典型值小于2W
增益带宽积:适合视频扫描应用的中等带宽设计
M51477SP的核心特性之一是其高度集成的场扫描控制功能,能够在一个芯片内完成从同步信号处理到功率输出的完整垂直扫描流程。芯片内部包含一个可调频率的自由运行振荡器,通过外部连接的电阻和电容可以精确设定场扫描频率,从而适应不同电视制式的需求。该振荡器与同步信号处理电路配合工作,确保外部输入的场同步脉冲能够准确锁定内部振荡周期,避免图像出现滚动或撕裂现象。
另一个关键特性是其内置的锯齿波形成电路,能够生成线性度良好的垂直偏转电流所需的时间基准信号。该锯齿波信号经过缓冲放大后驱动输出级,输出级采用高电流增益的推挽结构,可直接驱动CRT显示器中的场偏转线圈,无需额外增加功率晶体管。这种设计不仅简化了电路结构,还提升了响应速度和波形稳定性。
M51477SP还具备过载保护和热关断功能,在输出短路或过热情况下能自动限制电流输出,防止芯片损坏。其输入端对噪声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保持稳定工作。此外,该芯片支持线性反馈控制,可通过外部反馈网络调整扫描线性度,减少图像上下压缩或拉伸失真。整体而言,M51477SP以其高集成度、良好稳定性和易于使用的特点,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广泛应用于各类CRT电视和监视器中。
M51477SP主要用于彩色电视机中的垂直扫描系统,负责将接收到的视频信号中的场同步信息转换为控制电子束上下移动的物理偏转电流。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型号的CRT电视、视频监控显示器以及部分老式计算机显示器中。在这些设备中,M51477SP接收来自行场扫描处理器或解码芯片的同步信号,经过内部处理后驱动场输出变压器或直接驱动偏转线圈,实现图像在屏幕上的完整垂直扫描。此外,该芯片也常见于教育类电子实验设备和维修培训平台中,作为学习模拟视频处理和扫描电路原理的教学元件。由于其引脚清晰、外围电路简单,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更换外部RC元件来调试场频和线性度,非常适合用于故障诊断与电路优化实践。虽然现代液晶显示器已不再使用此类模拟扫描芯片,但在全球范围内仍有大量老旧电视设备需要维护,因此M51477SP在售后维修市场仍具有一定需求。同时,一些复古电子产品爱好者也会使用该芯片修复经典型号的电视机,以恢复其原始显示效果。
TA8427K
LA7837
TDA8354
AN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