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74411N是一款由Sanyo(现为Panasonic)公司生产的红外线遥控信号发射控制集成电路,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及其他需要红外遥控功能的电子装置中。该芯片采用CMOS技术制造,具有低功耗、高集成度和高可靠性的特点。LC74411N主要作为遥控器中的主控芯片,负责编码用户按键输入并生成符合标准红外传输协议的脉冲信号,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IR LED)向外发送。其内部集成了振荡电路、按键扫描矩阵、编码逻辑、帧格式生成器以及输出驱动电路,能够支持多种常用的红外遥控编码格式,例如NEC、Sony SIRC等协议,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与灵活性。
该芯片通常采用DIP-18或SOP-18封装形式,适合手动焊接及自动化贴片生产。由于其设计成熟且性能稳定,LC74411N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被大量用于电视、VCD/DVD播放机、空调、音响系统等产品的配套遥控器中。尽管目前已有更先进的微控制器或专用ASIC取代部分老型号应用,但LC74411N仍在维修替换和特定工业控制场景中保持一定的使用量。此外,该芯片对外围元件需求极少,仅需连接晶振、若干电阻电容及按键阵列即可正常工作,极大地简化了遥控器的设计与制造流程。
工作电压:2.2V ~ 5.5V
静态电流:典型值 0.3μA,最大 1.0μA
工作频率:典型使用 455kHz 或 32.768kHz 晶体
输出驱动能力:可直接驱动红外发射二极管(峰值电流可达数百mA,配合外接晶体管)
封装形式:DIP-18、SOP-18
温度范围:-20°C ~ +70°C
按键扫描矩阵:最多支持 8×4 = 32 个按键输入
数据输出格式:支持脉冲位置调制(PPM),兼容 NEC 等协议
载波频率:通常为 38kHz,也可适配 36kHz、40kHz 等常见频率
内置振荡器选项:支持外接陶瓷谐振器或晶体
编程方式:掩膜型(Mask ROM),出厂前固化编码信息
LC74411N 的一个核心特性是其超低静态电流消耗,这使得它非常适合电池供电的便携式遥控设备。在待机状态下,芯片几乎不消耗电量,显著延长了遥控器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可达到数年无需更换。这一特性得益于其采用的高性能 CMOS 工艺和智能休眠机制,只有在检测到按键动作时才会激活电路进行编码和发射操作。这种“按键唤醒”功能不仅节能,而且提升了系统的响应效率。
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其高度集成化的编码逻辑模块。LC74411N 内部预置了完整的红外遥控帧结构生成器,包括引导码、用户地址码、指令码、反码校验等功能。它可以自动完成数据打包、位宽调制和重复码生成,确保发送信号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尤其对于 NEC 协议的支持非常完善,包含 16 位地址、8 位操作码及其反码,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设备识别能力。同时,芯片允许通过掩膜编程设定不同的设备地址和功能码,满足多型号产品差异化的需求。
该芯片还具备灵活的输入配置能力,支持多达 32 个按键的矩阵扫描,适用于功能较为复杂的遥控器设计。每个按键对应唯一的指令码,系统可根据实际应用定义键值映射关系。此外,LC74411N 提供了稳定的载波调制输出,能有效驱动外部 NPN 晶体管来放大 IR 信号功率,从而保证足够的发射距离和可靠性。整体来看,LC74411N 在稳定性、功耗控制和易用性方面表现出色,是一款经典的专用红外编码 IC。
LC74411N 主要应用于各类红外遥控器中,特别是在家用电器领域有着广泛的部署。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电视机、录像机、DVD/VCD 播放机、机顶盒、音响系统、卡拉OK设备以及空调控制器等。这些设备通常配备一个基于 LC74411N 的小型 PCB 板,连接多个按键开关和一个红外发射二极管,构成完整的遥控单元。由于其高度集成化设计,制造商无需额外添加微处理器或复杂外围电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开发周期。
在工业控制领域,LC74411N 也被用于一些非智能型远程操作面板中,如简易投影仪控制、电动窗帘开关、灯光控制系统等。虽然现代智能遥控趋向于使用可编程 MCU 实现更多功能,但在只需要固定功能、批量生产和长期稳定运行的场合,LC74411N 依然是一个经济可靠的解决方案。此外,在售后维修市场中,该芯片常被用作老旧遥控器的替换主控 IC,帮助恢复已损坏设备的遥控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LC74411N 特别适合用于学习和教学用途。由于其结构简单、资料公开程度较高,许多电子爱好者和工程专业学生将其作为了解红外通信原理和硬件编码机制的基础实验对象。通过分析其引脚定义、时序波形和编码格式,可以深入掌握嵌入式信号处理与无线控制的基本知识。
LC74410N
LC74412N
CX20106A
KA2224
HT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