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7161V是一款由SANYO(现为ony Semiconductor)推出的彩色电视机用色度信号处理集成电路(IC),主要用于PAL和NTSC制式的彩色解码。该芯片集成了色度信号的解调、色同步信号处理、自动色调控制(ACC)、自动消色电路(ACK)以及色差信号生成等多种功能,广泛应用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CRT彩色电视机中。LA7161V采用22引脚双列直插封装(DIP),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减少外部元器件数量,降低整机成本。作为一款经典的模拟视频处理芯片,它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实现了较为优异的色彩还原性能,并支持多制式彩色电视信号的兼容处理。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这类专用模拟视频处理IC已逐渐被单片数字视频解码器所取代,但在老式电视机维修和复古设备维护领域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型号:LA7161V
封装形式:22引脚DIP
工作电压:通常为12V±10%
工作温度范围:0°C 至 +70°C
存储温度范围:-40°C 至 +125°C
功耗:典型值约300mW
输入信号类型:PAL/NTSC色度信号、色同步信号
输出信号类型:B-Y、R-Y、G-Y色差信号或RGB信号(需外接矩阵)
内部振荡器频率:根据制式自动切换(约4.43MHz for PAL, 3.58MHz for NTSC)
增益控制方式:自动增益控制(AGC)用于色度通道
消色检测:具备自动消色检测功能
同步分离方式:幅度分离与脉冲宽度识别结合
色调控制:可通过外部电位器调节色调(Hue Control)
饱和度控制:支持外部可调饱和度控制
LA7161V具备完整的彩色解码功能,其内部结构包含色度带通放大器、色同步门控电路、压控振荡器(VCO)、相位检波器、APC(自动相位控制)环路、ACC(自动色度控制)电路、ACK(自动消色)电路、以及NTSC/PAL识别逻辑等模块。该芯片通过精确的相位锁定技术实现对色度副载波的恢复,确保解调过程中颜色相位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出现色彩失真或偏色现象。在PAL制式下,LA7161V能有效处理逐行倒相的色度信息,并利用内部延迟线或开关逻辑完成V分量的倒相校正,实现准确的颜色还原。
芯片内置的ACK电路能够在信号较弱或无彩色信号输入时自动关闭色度通道,防止噪声干扰导致屏幕出现杂乱彩色斑点,提升观看体验。同时,ACC电路可动态调节色度增益,保持色彩饱和度的一致性,即使在信号强度波动的情况下也能维持稳定的色彩表现。此外,LA7161V支持多种电源电压配置,具有良好的抗电源噪声能力,并通过优化的内部电路设计降低了对外部元件的依赖,例如减少了对高精度电阻和电容的需求。
该芯片还提供了灵活的控制接口,允许通过外部电位器或电压信号调节色调和饱和度,满足不同用户对色彩风格的偏好。其引脚布局合理,便于PCB布线和散热管理,在连续工作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尽管属于早期模拟IC产品,但LA7161V在当时代表了较高的集成水平和技术成熟度,是许多国产及日系彩电厂商的首选方案之一。
LA7161V主要应用于CRT彩色电视机中,作为主色度解码芯片负责将接收到的复合视频信号中的色度成分进行分离和解调,最终生成三基色信号驱动显像管显示彩色图像。它适用于支持PAL-D/K、PAL-B/G、NTSC-M等多种电视广播制式的机型,常见于中国、东南亚、欧洲及部分南美市场的老式电视产品中。除了电视机之外,该芯片也曾用于一些早期的视频监控显示器、闭路电视终端设备以及教学用视频接收装置中,特别是在需要兼容多制式模拟信号输入的场合。
由于其稳定的性能和成熟的配套电路设计,LA7161V也被广泛用于各类维修替换场景,当原装色解码IC损坏时,技术人员常选用LA7161V进行代换。此外,在电子爱好者进行复古电视修复、模拟视频信号实验或自制视频处理模块时,该芯片也因其资料相对齐全、外围电路简单而受到青睐。虽然现代设备普遍采用单片视频解码器(如TVP5150系列)或SoC方案,但在特定维护和教育应用场景中,LA7161V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技术参考价值。
LA7160
LA7162
HA11618
TA7698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