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574BMLF 是一款由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DT) 公司生产的高性能、低抖动时钟发生器,广泛应用于需要高精度时钟信号的通信、网络和数据处理系统中。该器件属于IDT的ClockMatrix?系列,专为满足同步以太网(SyncE)、IEEE 1588精确时间协议(PTP)以及电信级时钟要求而设计。ICS1574BMLF能够生成多个频率精确、相位稳定的时钟输出,支持多种输入参考源的自动切换与保持模式,在系统出现主时钟故障时仍能维持高稳定性输出,确保系统的连续可靠运行。该芯片采用先进的锁相环(PLL)技术,结合片上晶体振荡器或外部参考输入,实现超低相位噪声和极低的长期频率漂移,适用于对时序性能有严苛要求的应用场景。器件封装为小型化MLF(Micro Lead Frame),适合高密度PCB布局,并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
制造商: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DT)
产品系列:ClockMatrix?
器件型号:ICS1574BMLF
封装类型:MLF-24
工作温度范围:-40°C 至 +85°C
供电电压:3.3V ±10%
输出类型:LVPECL、LVDS 或 CMOS(可配置)
最大输出频率:约 700 MHz
相位抖动(典型值):< 1 ps RMS(积分范围12 kHz 到 20 MHz)
参考输入频率范围:1 MHz 至 700 MHz
锁相环数量:多环架构,支持冗余参考输入
频率分辨率:< 1 ppb(十亿分之一)
同步支持:支持 SyncE 和 IEEE 1588 v2 时间同步协议
晶体输入支持:内置晶体振荡器电路,支持标准 10 MHz 或其他基准晶体
掉电保持功能:支持在无有效参考时进入保持模式,维持高精度输出
ICS1574BMLF 的核心特性在于其卓越的时钟生成与管理能力,尤其适用于高可靠性通信基础设施。该芯片采用多环 PLL 架构,允许同时接入多个独立的参考时钟源(如来自不同网络节点或GPS模块的10 MHz或PPS信号),并具备自动切换机制,在主参考失效时无缝切换至备用源,极大提升了系统的容错能力。其内置的高级数字控制环路算法可实时监测输入参考的质量,执行漂移补偿和噪声滤波,从而在各种环境条件下保持输出时钟的长期稳定性。
该器件支持非常精细的频率调节能力,频率分辨率可达亚ppb级别,这对于满足ITU-T G.8262/BITS等电信标准至关重要。此外,它集成了支持同步以太网(SyncE)的硬件逻辑,可通过以太网物理层传递频率同步信息,实现端到端的网络频率同步。对于时间敏感型应用,如5G基站、智能电网和金融交易系统,ICS1574BMLF还支持IEEE 1588精确时间协议,提供纳秒级的时间戳精度,配合PTP边界时钟或透明时钟设备使用,构建高精度时间同步网络。
另一个关键特性是其“保持模式”性能。当所有外部参考丢失时,芯片会利用内部存储的历史偏差数据和温度传感器反馈,继续生成高度稳定的时钟信号,短期和中期老化误差极小,满足G.811或G.8273.2等规范要求。这种能力使其成为主控时钟(Primary Reference Time Clock, PRTC)和增强型PRTC(ePRTC)系统中的理想选择。
从系统集成角度看,ICS1574BMLF 提供灵活的输出配置选项,用户可通过I2C或SPI接口对其进行编程,设置输出频率、驱动电平、分频系数等参数。支持多种差分信号标准(如LVPECL/LVDS)和单端CMOS输出,便于连接FPGA、ASIC、PHY芯片或其他需要时钟输入的器件。其低功耗设计和紧凑型MLF封装也使其适用于空间受限且注重能效的设备平台。
ICS1574BMLF 主要应用于对时钟精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通信与网络设备中。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电信级以太网交换机、光传输设备(OTN/SDH/SONET)、无线基站(尤其是4G LTE-A和5G NR宏站及小基站)、数据中心互连设备以及网络时间服务器等。在这些系统中,它用于生成主系统时钟、恢复线路速率时钟、提供同步以太网合规的频率基准,以及支持IEEE 1588精确时间协议所需的高稳定性本地振荡器。此外,该芯片也常用于测试与测量仪器、广播视频设备、航空航天与国防电子系统中,作为高稳定度时钟源的核心组件。其强大的冗余管理和保持能力使其特别适合部署在无法频繁维护或必须保证长时间不间断运行的关键基础设施中。
ICS1574BMGI
ICS1574AMLF
ICS1574AML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