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9C901VC是AMD公司推出的一款单芯片以太网控制器,属于Am79C系列网络接口控制器(NIC)产品线的一部分。该芯片专为实现符合IEEE 802.3标准的10BASE-T、10BASE2和10BASE5等以太网通信而设计,广泛应用于早期的个人计算机、工业控制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AM79C901VC集成了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功能,支持半双工模式下的CSMA/CD(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协议,能够有效管理网络数据包的发送与接收过程。该器件采用CMOS工艺制造,具备较低的功耗特性,同时提供良好的电磁兼容性(EMC)性能,适合在工业环境或噪声较强的场合使用。AM79C901VC通过通用的微处理器接口与主机系统连接,支持直接内存存取(DMA)操作,减轻CPU负担,提升系统整体效率。其封装形式为PLCC(塑料引线芯片载体),便于在PCB上进行表面贴装或插座安装,增强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由于其成熟的设计和稳定的性能,AM79C901VC曾在20世纪90年代被广泛用于各类网络适配器卡中,成为当时局域网建设的重要组件之一。尽管如今已被更高速度的以太网控制器所取代,但在一些老旧设备维护、工业自动化升级或特定遗留系统中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型号:AM79C901VC
制造商:AMD
接口类型:ISA总线接口
网络标准:IEEE 802.3 10BASE-T, 10BASE2, 10BASE5
传输速率:10 Mbps
工作电压:5V ±5%
工作温度范围:0°C 至 70°C
封装类型:PLCC-44
数据总线宽度:8位或16位可选
中断支持:IRQ可配置
DMA通道支持:支持
内部FIFO缓冲区:支持收发缓存
介质接口:支持AUI(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外接收发器
MAC地址过滤:支持单播、多播及广播帧处理
AM79C901VC具备完整的以太网MAC层功能,能够在无需外部协处理器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帧的封装与解封操作。其内置的逻辑电路支持自动CRC校验生成与验证、帧对齐错误检测以及长度/类型字段解析,确保数据链路层通信的可靠性。芯片内部包含可编程寄存器组,允许主机通过简单的I/O读写指令对其进行配置和状态监控,极大地简化了驱动程序开发难度。它支持多种物理介质连接方式,通过外部收发器选择不同的网络媒介,例如使用BNC接口连接同轴电缆(10BASE2)、通过RJ-45接口接入双绞线(10BASE-T)或借助AUI端口连接外部收发器实现长距离传输(10BASE5)。这种灵活的介质适应能力使得AM79C901VC可以部署于多样化的网络环境中。
该芯片还集成了高效的DMA引擎,可在不占用CPU资源的前提下将接收到的数据包直接搬运至系统内存,显著提高数据吞吐效率并降低系统延迟。发送路径同样优化良好,支持分片传输与重传机制,在发生碰撞时能按照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进行重试,保障网络公平性。此外,AM79C901VC提供精细的中断管理机制,包括接收完成、发送完成、错误异常等多种中断源,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启用或屏蔽特定事件,从而实现低开销的事件响应模型。为了增强抗干扰能力,芯片内部采用了差分信号处理技术和电源去耦设计,提升了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运行稳定性。尽管未集成PHY层功能,但其标准化的MII-like接口设计便于与外部收发器芯片协同工作,构成了一个完整且可靠的10Mbps以太网解决方案。
AM79C901VC主要用于构建基于ISA总线的以太网适配器,常见于20世纪90年代的台式机、工控机和服务器中,用于实现局域网接入功能。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该芯片被广泛应用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远程I/O模块和HMI(人机界面)设备中,作为底层通信模块支持SCADA系统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由于其稳定性和长期供货历史,许多老旧生产线控制系统至今仍在使用搭载AM79C901VC的网络板卡。此外,该芯片也适用于教学实验平台和嵌入式开发项目,帮助学生和工程师理解传统以太网协议栈的工作原理及硬件实现机制。在网络测试仪器中,AM79C901VC常被用作基准通信单元,用于生成或捕获标准以太网流量,辅助诊断网络故障。虽然现代主流应用已转向百兆甚至千兆以太网,但在某些对带宽要求不高但强调可靠性和兼容性的场景下,如楼宇自控、安防监控前端设备或专用POS终端,AM79C901VC仍然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随着物联网边缘节点对低成本联网方案的需求上升,部分开发者也会将其用于定制化网关设计中,尤其是在需要维持与旧有网络架构兼容的升级改造项目中发挥桥梁作用。
AM79C970A
RTL8019AS
AX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