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0MHz 是一个常见的石英晶体振荡器(Crystal Oscillator)或晶体谐振器(Crystal Resonator)的标称频率,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作为时钟源。该频率指的是晶体在特定条件下每秒振动8,000,000次,为微控制器、微处理器、通信模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FPGA以及其他需要精确时序控制的电路提供稳定的参考时钟。8MHz 晶体通常用于基于 ARM Cortex-M 系列、AVR、PIC 等架构的单片机系统中,是许多嵌入式系统的标准主频配置之一。这类晶体一般采用AT切割方式的石英晶片封装于金属或陶瓷外壳中,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性与温度特性。其工作原理基于压电效应:当外加交变电压作用于晶体两端时,晶体会产生机械振动,并在其固有谐振频率附近表现出极高的Q值(品质因数),从而实现精准的频率选择与稳定输出。8.0000MHz 晶体常见封装形式包括HC-49/S、HC-49/US、SMD3225、SMD2520等,适用于通孔焊接和表面贴装工艺。
频率:8.0000MHz
负载电容:18pF / 20pF(常见值)
精度(初始容差):±10ppm 或 ±20ppm
工作温度范围:-20°C 至 +70°C(商业级),-40°C 至 +85°C(工业级)
温度稳定性:±10ppm 到 ±30ppm(随温度变化)
老化率:±3ppm/年(典型)
等效串联电阻(ESR):≤60Ω(依封装和设计而异)
驱动电平:100μW(最大推荐值)
并联电容(C0):≤7pF
动态电容(C1):约20fF
动态电感(L1):约33mH
封装类型:HC-49/S, HC-49/US, SMD3225, SMD2520 等
8.0000MHz 晶体具备高频率精度与出色的长期稳定性,能够在宽温度范围内维持极低的频率偏差,确保系统时钟的可靠性。其核心材料为高纯度石英晶体,经过精密切割(通常是AT切型),可在基模下稳定运行于8MHz频率,避免了泛音模式带来的复杂匹配电路需求。这种晶体的等效电路包含一个高Q值的RLC串联谐振回路与一个并联电容,使其在振荡电路中表现出锐利的共振峰,易于启动且抗干扰能力强。为了保证振荡稳定性,通常需要配合两个外部负载电容连接至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入与输出端,形成皮尔斯(Pierce)振荡电路结构。此外,8MHz晶体功耗低,适合电池供电设备使用,同时支持快速起振(启动时间一般小于5ms)。现代小型化SMD封装版本还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自动化贴片兼容性,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8.0000MHz 晶体对PCB布局较为敏感,需注意走线尽量短、远离噪声源、地平面完整以及避免寄生电感或电容影响频率精度。部分高性能型号还提供低抖动、低相位噪声特性,适用于对时钟质量要求较高的通信接口如USB、Ethernet、CAN等。此外,一些带集成振荡器的晶体器件(XO)可直接输出方波信号,省去外部MCU内部振荡器的设计负担,提高系统集成度与可靠性。
8.0000MHz 晶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嵌入式系统与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在微控制器领域,它常作为主时钟源驱动 STM32、Arduino(ATmega系列)、PIC16/18、NXP LPC 等主流MCU,通过内部PLL倍频至更高系统时钟(例如72MHz、168MHz)以提升处理性能。在通信设备中,该频率可用于UART、SPI、I2C等串行总线的波特率生成,也可作为蓝牙模块、Zigbee收发器、Wi-Fi SoC 的参考时钟。工业控制设备如PLC、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系统也依赖8MHz晶体实现精确的时间同步与任务调度。
此外,在音频设备、智能仪表、家用电器(如洗衣机、空调控制器)、医疗仪器等领域,8.0000MHz 晶体为实时时钟(RTC)以外的主控单元提供稳定时序基准。在某些FPGA开发板或可编程逻辑系统中,8MHz输入时钟用于初始化配置流程或驱动状态机运行。由于其标准化程度高、供应链成熟、成本低廉,8.0000MHz 晶体成为电子设计中最常用的无源频率元件之一,尤其适合对成本敏感但又要求基本时钟精度的应用场景。
ECS-80-18-30B-A-CKM-TR
ABLS-8.000MHZ-B4-T
Y180508000000B
XC32258.000000B0JID0
DSX310SE-8.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