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U10是一款硅平面光电二极管,属于光敏器件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光信号检测、光电转换以及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该器件基于PN结结构,利用半导体材料在光照下产生电子-空穴对的原理,将入射光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输出。2DU10具有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光谱响应范围宽等特点,适用于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的光检测任务。其封装形式通常为金属壳体或塑料封装,带有透明窗口以允许光线进入感光区域。由于其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长期工作可靠性,2DU10被广泛用于工业控制、消费电子、仪器仪表、安防系统和光通信等领域。
该器件的工作模式主要为零偏压(光伏模式)或反向偏置(光电导模式),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在光伏模式下,它无需外部电源即可输出光电流,适合低噪声、低功耗的应用场景;而在光电导模式下,通过施加反向偏压可提高响应速度和线性度,适用于高速光信号检测。2DU10的设计符合标准半导体制造工艺,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环境适应性,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
类型:硅平面光电二极管
材料:单晶硅
封装形式:金属或塑料封装带透光窗
工作温度:-40℃ ~ +85℃
存储温度:-55℃ ~ +100℃
最大反向电压:30V
暗电流:≤0.1μA(典型值)
响应波长范围:400nm ~ 1100nm
峰值响应波长:约900nm
光敏面积:常见为Φ3mm或Φ5mm
响应时间:≤10μs
容许功耗:100mW(典型)
视场角:全视角(接近180°)
2DU10的核心特性之一是其优异的光谱响应能力,能够有效覆盖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区域的波长范围(400nm~1100nm),尤其在800nm至950nm波段表现出最高的量子效率和响应灵敏度。这使得它非常适合与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如GaAs LED)配合使用,在光电开关、光电编码器、光电隔离器等应用中实现高效的光信号传输与检测。其硅基PN结构经过精密掺杂和表面钝化处理,显著降低了表面漏电流和噪声水平,从而提高了信噪比和检测精度。
另一个关键特性是其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2DU10的响应时间通常小于10微秒,能够在高频调制光信号下保持良好的线性输出特性,适用于脉冲光检测和数字通信场合。此外,该器件在反向偏置条件下工作时,耗尽层宽度增加,载流子漂移速度加快,进一步提升了响应速度和频率带宽。而在无偏置的光伏模式下,它能以零输入功率的方式工作,输出稳定的光电流信号,特别适用于电池供电或能量采集类低功耗系统。
2DU10还具备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长期可靠性。其暗电流在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内保持极低水平(≤0.1μA),避免了因热激发导致的背景噪声上升问题。同时,器件采用密封封装设计,有效防止湿气、灰尘和其他污染物侵入感光面,延长了使用寿命并确保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运行。其宽广的视角设计使其无需精确对准光源即可有效接收光信号,简化了光学系统的装配难度,降低了整体成本。这些综合性能优势使2DU10成为众多光电传感应用中的理想选择。
2DU10广泛应用于各类需要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电子系统中。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光电开关和光电继电器,其中它与红外发射管组成对射或反射式检测结构,用于物体检测、位置定位和自动计数,常见于自动门控、流水线检测和打印机纸张感应等设备。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该器件可用于编码器模块中,实现旋转角度或位移的精确测量。
此外,2DU10也常用于光通信接口中的简单数据接收单元,特别是在低速、短距离的红外通信链路中,如早期的遥控接收、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等。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它可用于环境光强度检测,配合控制电路实现屏幕亮度自动调节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并节省能耗。
在仪器仪表方面,2DU10可用于光强测量仪、照度计、色差仪等设备中作为核心感光元件,提供稳定的光电流输出信号。在安全防护系统中,它可以构成红外入侵探测器的一部分,用于监测特定区域内是否有移动物体经过。
由于其良好的线性响应特性和温度稳定性,2DU10也被应用于医疗设备中的光电传感器,例如脉搏血氧仪的光探头部分,用于检测人体组织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变化。总之,凭借其高灵敏度、宽光谱响应和可靠的性能表现,2DU10在多个技术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DU11
2DU20
2CU1B
BPW34
OSRAM SFH 203
Everlight PD33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