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维库电子市场网 登录 | 免费注册

APD
阅读:26281时间:2011-04-21 14:40:22

  APD全称Avalanche Photo Diode,译为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光检测器,其原理类似于光电倍增管。在加上一个较高的反向偏置电压后(在硅材料中一般为100-200 V),利用电离碰撞(雪崩击穿)效应,可在APD中获得一个大约100的内部电流增益,即雪崩一词的由来。

性能指标

  APD的用途取决于许多性能指标。主要的几个性能指标为量子效率(表示APD吸收入射光子并产生原始载流子的效率)和总漏电流(为暗电流、光电流与噪声之和)。暗电噪声包括串联和并联噪声,其中串联噪声为霰弹噪声,它大致正比于APD的电容,而并联噪声则与APD的体暗电流和表面暗电流的波动有关。此外,还存在用噪声系数F表示的超额噪声,它是随机的APD倍增过程中所固有的统计噪声。

材料

  理论上,在倍增区中可采用任何半导体材料:

  硅材料适用于对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的检测,且具有较低的倍增噪声(超额噪声)。

  锗(Ge)材料可检测波长不超过1.7?m的红外线,但倍增噪声较大。

  InGaAs材料可检测波长超过1.6?m的红外线,且倍增噪声低于锗材料。它一般用作异构(heterostructure)二极管的倍增区。该材料适用于高速光纤通信,商用产品的速度已达到10Gbit/s或更高。

  氮化镓二极管可用于紫外线的检测。

  HgCdTe二极管可检测红外线,波长可达14?m,但需要冷却以降低暗电流。使用该二极管可获得非常低的超额噪声。

工作原理

  当一个半导体二极管加上足够高的反向偏压时,在耗尽层内运动的载流子就可能因碰撞电离效应而获得雪崩倍增。人们最初在研究半导体二极管的反向击穿机构时发现了这种现象。当载流子的雪崩增益非常高时,二极管进入雪崩击穿状态;在此以前,只要耗尽层中的电场足以引起碰撞电离,则通过耗尽层的载流子就会具有某个平均的雪崩倍增值。

  碰撞电离效应也可以引起光生载流子的雪崩倍增,从而使半导体光电二极管具有内部的光电流增益。1953年,K.G.麦克凯和K.B.麦卡菲报道锗和硅的PN结在接近击穿时的光电流倍增现象。1955年,S.L.密勒指出在突变PN结中,载流子的倍增因子M随反向偏压V的变化可以近似用下列经验公式表示

  M=1/[1-(V/VB)n]

  式中VB是体击穿电压,n是一个与材料性质及注入载流子的类型有关的指数。当外加偏压非常接近于体击穿电压时,二极管获得很高的光电流增益。PN结在任何小的局部区域的提前击穿都会使二极管的使用受到限制,因而只有当一个实际的器件在整个PN结面上是高度均匀时,才能获得高的有用的平均光电流增益。因此,从工作状态来说,雪崩光电二极管实际上是工作于接近(但没有达到)雪崩击穿状态的、高度均匀的半导体光电二极管。

维库电子通,电子知识,一查百通!

已收录词条45468